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754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 李京泽 梁晓辉)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指出,中国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国际典范。
根据报告,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
报告指出,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力推动下,中国建起以防沙治沙法、森林法、草原法、湿地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法律为基础的防沙治沙法治体系,13个沙化重点省份出台防沙治沙条例或实施办法。不断加大普法、执法力度,防沙治沙法律制度规定和法律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报告说,中国持续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等一批重点工程,科学保护沙化土地5.38亿亩,有效治理沙化土地1.18亿亩,“三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2.41%提高到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绿线”向西移动300公里。近10年北方地区春季严重沙尘天气次数明显减少。(完) 【编辑:房家梁】 新闻结尾
梦幻表情包大全下载,轻松获取独特表情,点亮你的每一次对话!的相关文章
探索秦岭区域协同立法 中国七省(市)共下生态保护“一盘棋”的相关文章
黄金周前5日近百万人次内地旅客访港 尖沙咀商圈人流畅旺
【中国城·国际范儿】你手机里的那束光从这里点亮
全国首届船旗国监督检查技能竞赛在浙江举行
加征关税和吸引投资不可兼得,欧盟应该做出理智选择
第90届国际医博会登陆深圳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新技术+新品种”助力增产增收 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如画“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