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754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 李京泽 梁晓辉)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指出,中国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国际典范。
根据报告,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
报告指出,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力推动下,中国建起以防沙治沙法、森林法、草原法、湿地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法律为基础的防沙治沙法治体系,13个沙化重点省份出台防沙治沙条例或实施办法。不断加大普法、执法力度,防沙治沙法律制度规定和法律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报告说,中国持续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等一批重点工程,科学保护沙化土地5.38亿亩,有效治理沙化土地1.18亿亩,“三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2.41%提高到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绿线”向西移动300公里。近10年北方地区春季严重沙尘天气次数明显减少。(完) 【编辑:房家梁】 新闻结尾
93看书网:如何高效利用平台资源,提升你的阅读体验?的相关文章
书写中国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致信指明方向、鼓舞干劲的相关文章
10月16日央行开展6424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时政画说丨纪念日
欧盟对华新关税将最终投票 德国业界人士呼吁合作而非对抗丨世界观
“爱情鸟”筑巢湖南郴州莽山 温馨喂食幼鸟
国台办:两岸同胞应携手同心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
量子计算最新研究进展:能执行现有超级计算机无法实现的计算任务